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重组重整的能力和水平,6月13日,黄冈市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黄梅工作室正式成立运行。揭牌仪式后,各方联合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商企业重组重整法治保障新路径。黄冈中院,黄冈市破产管理人协会,黄梅县法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商业联合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多家破产企业管理人代表、“微困”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揭牌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黄冈市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黄梅工作室揭牌,标志着该工作室正式投入运行。该工作室的成立是法院延伸司法职能、主动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工作室将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为企业重组重整提供全流程、精准化的法律服务,助力困境企业涅槃重生,维护市场主体活力与经济社会稳定。
在“构建快速重整机制,赋能企业重生发展”专题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工作室的职能定位、运行机制、服务内容等展开深入讨论。
黄梅法院民二庭庭长邓飞雄详细介绍了法院破产审判的工作情况、创新举措与典型案例。“我们企业去年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传统破产程序光债权申报就等了3个月,眼看订单流失、设备闲置,几乎丧失信心。现在通过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上门免费服务,加上黄梅县法院的快速重整机制,从申请到制定方案、最后到表决通过,只用了85天,特别是线上表决系统让分散在各地的债权人一周内完成投票,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黄梅县某科技企业负责人作为困境企业代表发言,还建议进一步简化资产过户的行政流程,为企业复工争取更多时间。企业破产管理人代表坦诚交流了实践中遇到的衍生诉讼衔接不畅、破产财产后续执行困难等问题。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则从协同联动、资源整合等角度,探讨如何为企业重组重整营造更良好的法治环境。
黄冈中院民二庭庭长樊劲松充分肯定了黄梅法院在积极探索“执破融合”先行区创建、创新建立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与出清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期望黄梅法院继续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和工作室平台,在破产案件审理中履职尽责,进一步缩短破产案件办理周期,提升质效,为维护群众利益最大化、助力民营企业“涅槃重生”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黄梅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孔齐表示黄梅法院将以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黄梅工作室为平台,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企业重组重整过程中的法律难题;实化举措,强化落地实效,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和保障作用,为企业重组重整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勇于创新,擦亮黄梅品牌,结合当地政策和企业实际,不断创新完善企业重组重整案件审判机制,提升审判质效,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黄梅工作室的揭牌成立与座谈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黄梅县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是黄梅法院推进企业重组重整工作的新起点。未来,黄梅法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专业优势与平台作用,推动企业重组重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服务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