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黄梅法院召开“枫桥法治夜校”课题试讲评审会,通过实战检验普法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互动性与实践性,为后续面向基层开展法治宣讲夯实基础。活动由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新明主持,在家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青年读书班成员共同参会。
“枫桥法治夜校”是黄梅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局的重要创新举措,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法院特色的普法品牌,具有法治宣传的“主阵地”、矛盾调解能力提升的“加油站”、诉源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等多重核心定位。该普法品牌精准对接基层群众在法治领域的实际需求,通过整合全院青年干警骨干力量,精心组建了覆盖多元解纷、劳动争议、金融合同、婚姻家庭、物业管理合同、未成年人保护等六大关键领域的专业宣讲团队,以“领域细分、专业对口”的团队构建模式,实现“靶向发力”,让普法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此次试讲评审环节,多元解纷、未成年人保护两个宣讲团队率先登场亮相。法官助理梅凯伦以“诉调对接绘就多元解纷新‘枫’景”为主题,法官助理陈理浩则聚焦“未成年保护纠纷类调解理念及思路”,以扎实的法律功底与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展现出青年干警的专业素养与宣讲风采,获得了参会人员的广泛认可。
评审环节采用“量化打分+现场提建议”的双重评估模式,确保对试讲课程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由院领导组成的评审组从课程内容评价、授课技巧与表达两个维度进行量化打分;由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观摩组则结合自身在基层司法服务、案件办理中积累的经验,从基层治理实际需求和普法宣讲实际效果出发,为课程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两个宣讲团队将根据评审组和观摩组的反馈意见,对课程内容、宣讲方式进行进一步打磨优化,切实提升宣讲质量。
后续,其他四个专业宣讲团队将陆续开展试讲评审活动,在所有课程经多轮打磨完善、确保质量达标后,“枫桥法治夜校”将正式启动“乡镇巡回宣讲+群众按需点单”模式,计划实现全县乡镇普法宣讲全覆盖,让法治服务精准触达基层群众,为基层诉源治理、平安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