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纠纷如何高效化解?“患病”企业如何重获新生?涉企执行案件如何控制增量?……为破解涉企案件审判执行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黄梅法院以能动司法为牵引,积极探索涉企纠纷“四源共治”新格局,建立“诉源、案源、执源、访源”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高效解决。
一站服务治诉源。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细化涉企案件诉前调解争议处理流程,根据案件特点灵活调整调解团队与调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涉企纠纷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实现突发纠纷“随手调”、异地纠纷“线上调”、疑难纠纷“团队调”、特殊纠纷“上门调”、系列纠纷“一起调”,以“一站式”司法确认、和解等方式,形成多部门共建、共享、共管的综合调解大格局。
高效解纷减案源。畅通办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在立案阶段加强对涉企案件的甄别和标识,繁简分流,精准发力,实现简案速审,及时快审快结事实简单案件;专案专办,相对专业类别的涉企案件由相应专业的法官团队办理;繁案精审,由以院长、庭长为核心的繁案审理团队精细化审理涉企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提高案件审理质量,降低上诉率、再审率、案件申请执行率等,最大限度为纠纷“画句号”,减少衍生案件。
执破融合管执源。夯实涉企案件执源治理根基,强化立审执一体化“大执行”理念,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在立案阶段考虑案件执行,在审判阶段尽量化解执行隐患,在执行阶段全力扫除障碍。同时探索推进“执破融合”改革,在“执转破”机制运行基础上,持续推进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的有机融合,通过全面评估被执行企业可供执行财产情况,促进一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通过关联被执行人排查,促进一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转入破产程序,使空壳企业退出市场,实现“执破一体”兜底化解。
回访答疑控访源。建立涉企案件回访工作机制,通过对涉诉企业进行回访和判后答疑,了解判决结果是否落实到位,并及时督促当事人按照判决结果尽快履行,做好司法裁判的后半篇文章,将未成“信”、未成“访”的当事人疑惑消解在各个流程节点。
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后续,黄梅法院将持续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断推动完善诉、案、执、访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四源共治”新格局,优化涉企诉讼服务机制,减少上诉、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