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黄梅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着力打造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的“枫桥式人民法庭”,在加强诉源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既做加法、又用减法,用心绘就平安法治黄梅新“枫”景。
“法院+N”,为解纷减少阻力
“陈书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胡法官代表人民法院,有你们在,我坚信我的事会得到合理处理。”“为了我们的纠纷,陈书记往家里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法官们把法庭都搬到了村里,我的诉求得到了重视,我很感动。”经过全国人大代表、老铺村党支部书记陈燎原和五祖法庭庭长胡江庭联合发力,在当事人的肯定声中,一起相邻权纠纷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我同意离婚,和占某好聚好散,以后也绝不再骚扰占某和她的家人!”日前,小池法庭通过“法庭+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的“五位一体”联调机制,将基层综合治理单位的柔性调解与法院的刚性审判有机结合,成功促成一起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离婚纠纷案达成诉前调解,既缓解了双方剑拔弩张的关系,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黄梅法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多元共治、多元共享”工作机制,促推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实质解决,除了加强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有影响力、有威望的能人乡贤合作共建外,还与人民调解中心、九大行政调解组织、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形成联动联调大格局,凝聚起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减少了矛盾纠纷调处的阻力,大大提升了矛盾纠纷调处的力度和质效。
“线上+线下”,为群众减轻诉累
黄梅法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开启“及时办、云端办”新模式,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
“法官,我在外地务工,没法回家处理纠纷,可以网上调解吗?”“可以,那法庭就通过微信进行调解,免得你们来回跑,耽误时间。”孔垄法庭在处理一起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时,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困难,通过微信平台组织双方进行线上诉前调解,既减轻了双方诉累,又有效提高了司法效率,实现了矛盾的顺利化解。
长期以来,黄梅法院始终秉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理念,全面实施跨域立案、线上庭审、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服务,将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广泛惠及于民,同时鼓励当事人优先选择成本较低、不易激化矛盾的线上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时间和空间上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便利。
景区法庭、园区法庭、家事法庭……黄梅法院科学规划人民法庭资源和力量,持续推进“一庭一品”建设,以“调解为主,调判结合”的方式,实现各类矛盾纠纷集约高效处理,带动批量类案以非诉方式实体化解,做到了“精审一案,化解一片”。
“诉进来+走出去”,为企业降低风险
“感谢法官尽心尽力帮我们化解5起纠纷,真没想到这5起案子能调解成功,150多万的货款这么快就追回了,真是太感谢了!”黄冈市某商砼公司作为5起纠纷的原告,将一面印有“实质化解企业矛盾,高效护航法治营商”的锦旗送至龙感湖法庭,向案件承办法官表达诚挚谢意。
该系列案件调解结案后,承办法官一行还深入原告某商砼公司走访调研,在了解被告企业履行情况的同时,就企业自身发展遇到的困难瓶颈和诉讼问题提供法律指导,并就企业在合同签订、劳务用工等方面常见的风险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助力企业防范化解风险,以更优司法服务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诉进来”的涉企纠纷,黄梅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审判对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常态化开展送法入园助企活动,与辖区企业面对面交流对话,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贴心法律服务,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强劲的司法动能,真正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人民法庭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黄梅法院将继续坚持诉源治理、坚持实质解纷、坚持能动履职,走出“枫桥经验”新思路,建设人民法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