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梅法院城关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通过创新“动态抚养权分配+依法精准析产”双轨机制,实现了家事纠纷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的实质性转化。
小明和小美于2018年3月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并共同购置一套房产。在房屋首付款及相关费用中,小明的父母出资占据较大比例,婚后贷款亦由小明独自承担。因家庭矛盾纠纷,2021年5月起,二人开始分居生活。2025年小明诉至城关法庭,向法院提出判决离婚、婚生子抚养权归己、合理分割房产等诉请。
柔性解纷:动态抚养破解“拉锯战”困局
案件审理中,小明与小美均同意离婚,但双方关系恶劣,矛盾尖锐,尤其是针对子女抚养权归属、房产分割问题分歧较大。承办法官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突破传统“非此即彼”的静态抚养模式,以适应子女成长和家庭环境变化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分阶段抚养权动态调整”方案,并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结合双方职业稳定性、子女成长需求等实际情况,“分阶段抚养权动态调整”方案明确,2025—2026年由小美抚养子女,小明按月支付抚养费;2027年起抚养权转归小明,小美以合理比例承担抚养义务。
除此之外,承办法官还就探视权制定“寒暑假全程陪伴+日常视频联络”方案,既确保了子女生活的连续性,也为父母双方提供了平等参与育儿的机会,从根本上有效缓解了“争夺抚养权”的对抗性矛盾。
刚性护权:依法析产筑牢公平正义底线
在财产分割环节,承办法官严格遵循《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法则,对涉案房产进行全链条溯源审查。鉴于小明父母在首付款中出资占比达85%,且婚后贷款由小明独自承担,承办法官依法判定房产归小明所有,剩余贷款由其继续承担。
为防止出现“调而不执”的情况,承办法官将抚养费支付标准、房产过户时限等关键条款嵌入民事调解书,通过司法刚性保障协议效力。
该案的成功调处既抚平了双方间的对立情绪,彰显了法律对家庭贡献的尊重,实现了“案结事了”与“事心双解”的有机统一,又以“能动司法+柔性调解”,创新“动态抚养权分配+依法精准析产”机制,为家事纠纷妥善化解注入新动能,也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家事无小事,调解有温度。下一步,黄梅法院城关法庭将继续深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以“法律专业度+解纷灵活度+民生关怀度”为支点,让司法裁判不仅定分止争,更成为修复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兼具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司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