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开学伊始。为进一步筑牢青少年法治思想根基,提升学生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平安、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9月12日,黄梅法院法院大河法庭走进县滨河中学大河校区,为同学们送上一堂主题为“守护青春、与法同行、反对霸凌”的法治必修课。
活动中,法官助理陈理浩围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校园安全守护”两大核心议题展开宣讲,结合未成年人生活实际与高频风险场景,用真实案例“解剖”法律难题,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环节,陈理浩通过还原“谎称涉罪要求保密”“虚假中奖诱导转账”等典型诈骗场景,清晰拆解了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恐慌心理、贪利心理实施诈骗的常用话术与套路。他着重强调“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这一关键常识,叮嘱同学们在身边家长亲人遇到陌生来电或可疑信息时,务必保持警惕,避免因轻信而上当受骗。同时,针对近年来高发的“未成年人沦为帮信犯罪工具人”现象,他结合具体案例警示同学们:即使是未成年人,若明知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仍出借银行卡、电话卡,或协助转移资金,同样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切勿因贪图几十元、几百元的‘好处费’,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违法污点。”陈理浩的提醒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谨慎交友、拒绝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在校园安全与反霸凌讲解中,陈理浩通过还原“同学间辱骂嘲讽”“孤立排挤同学”“肢体冲突施暴”等真实校园案例,明确界定了校园霸凌的具体表现形式,详细解读了霸凌实施者需承担的纪律处分,以及情节严重时需面临的法律责任,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校园霸凌的严重危害,破除“霸凌只是小事”的错误认知。同时,他还传授了实用的反霸凌应对指南,从“遭遇霸凌如何正确处理”“看到霸凌如何合理干预”等角度给出建议,引导学生们自觉抵制校园霸凌,共同营造“对校园霸凌零容忍”的良好校园氛围。
生动的案例、通俗的讲解、互动式的提问,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此次普法宣讲活动,不仅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种子,还为新学期校园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
后续,黄梅法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职责,把送法进校园活动纳入常态化工作,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线上普法微课等更贴近青少年的方式,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以司法力量护航每一位未成年人健康、安全、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