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审判质效与司法公信力,7月17日,黄梅法院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旁听+现场评议”庭审大比武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一起寻衅滋事案展开,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到场观摩旁听,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以及法检部门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全方位、多角度为庭审 “把脉问诊”。
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被告人张某、李某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合议庭成员着装规范、仪态庄重,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引导庭审进程。法庭调查阶段,对案件事实的调查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举证质证环节,双方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展开激烈交锋,整个过程条理清晰、节奏紧凑。在法庭辩论阶段,法官精准归纳争议焦点,引导控辩双方充分发表意见,展现出高超的庭审驾驭能力。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有序、重点突出,充分彰显了司法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庭审结束后,随即进入紧张的点评环节。
作为律师的执法监督员王志刚指出:“庭审程序严谨规范,法官对节奏的把控恰到好处,可在庭审中增加普法环节,让在场旁听人员接受深刻的普法教育。”
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胡远雄也提出建议:“整个庭审规范高效,法官很有亲和力,虽然被告人都认罪认罚,但也要注重庭审法治教育,让认罪认罚的当事人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整个庭审旁听下来,庭前准备充分,庭审节奏流畅,但有些细节还可再规范完善,举证质证环节要注重提醒引导。”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剑锋说道。
参会评委纷纷发言,围绕庭前准备、庭审程序、庭审技巧、庭审礼仪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既肯定了庭审中的亮点,也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如何评判一场庭审好不好、规不规范,庭审过程中展现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敏锐观察和敏捷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耀文对主审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给予了肯定,认为本案庭前准备充分,审判人员着装规范,庭审程序完备,调查询问精炼得当,庭审节奏流畅,庭审效果良好,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庭审规范化建设,提升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和司法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
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此次“观摩旁听+现场评议”庭审大比武活动的开展,为审判人员搭建了交流经验与相互学习的平台,对于促进庭审规范化、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庭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下一步,黄梅法院将持续深入开展实战培训、庭审练兵等活动,在“观摩”中学习,在“评议”中进步,巩固提升刑事案件质量,打造精品案例,有效推进司法审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