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梅法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主动担当作为。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5420件,审执结3810件,审限内结案率97.80%。其中“探索‘执破融合’机制”入选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构建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与出清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某旅游开发公司破产清算转重整案”成为湖北法院典型案例,多项工作获省、市肯定,为平安黄梅建设筑牢了司法防线。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司法根基
党的领导全面贯穿。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和政法委请示汇报,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干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升“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能力。
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举办院领导班子读书班和全院专题轮训,聚焦违规吃喝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以本地党员干部违纪案例为警示,推动干警查摆整改自身问题,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一名干警获评黄冈市“三八红旗手”,展现出队伍过硬作风。
党建品牌焕发活力。深化“党建领航向,法徽润梅城” 特色品牌建设,结合“黄梅有戏,书香梅法”文化品牌,依托党支部、团支部、青年读书班,在重要节点节日开展读书会、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活动,融合推进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
二、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中心大局
涉企服务精准高效。推行院庭长与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制度,走访企业50余次,为企业解决问题11个,推出司法助企发展意见6条。开展规范涉企执法监管专项工作,排查出涉企问题线索13件,整改问题8个,以司法之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执破融合机制领跑。新收执破融合案件10件,审结2件,形成“以破促执、以执促破”良性循环。6月13日,黄冈市企业重组重整法律服务站黄梅工作室揭牌,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务。通过府院联动破解破产企业税务注销、财产处置等难题,繁简分流机制让简易案件审理周期大幅缩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市法院院长会上作经验交流。
司法护航中小微企业。发布《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与出清机制创建方案》,建立企业分层评估体系,精准甄别企业存续价值。上半年精准筛选出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10余家,对27家“僵尸企业”进行公益强制清算,共审结50家涉及中小微企业的破产清算和强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8.4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聚焦审执主业,践行为民宗旨
刑事审判守护平安。审结刑事案件157件,判处罪犯171人。审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刑事案件4件,审理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权益刑事案件1件,对1名涉案企业家依法适用非监禁刑。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制度安全。依法严惩侵犯公民财产、人身权利等严重暴力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从严惩处毒品犯罪,坚决遏制毒品蔓延势头。
民事纠纷高效化解。受理民、商事案件2984件,审结2157件。大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妥善高效调解各类纠纷1584件。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线上线下同步服务,以“填表式诉讼”提升立案效率。第一季度以“要素式”示范文本收案189件,一次性立案成功率达96%,平均立案时长缩短40%。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后可申请先行调解或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执行攻坚成效显著。执结案件1468件,执行完毕率42.62%,执行到位率46.11%。深入开展“荆楚雷霆2025·黄冈攻坚”系列攻坚行动66次,拘传56人次,拘留108人次,执行到位标的1.23亿元。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30人次、限制高消费638人次,125名“老赖”迫于压力履行义务,及时将履行裁判义务的6家企业移出失信名单。强化对“拒执罪”线索的挖掘,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线索3件。
延伸司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
普法宣传深入人心。组建党员普法宣讲团,依托青年读书班、法治副校长,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开展“送法五进”活动18场次。通过以案说法、普法专栏、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等微信公众号专题栏目,发表宣传稿100余篇,制作发布短视频《法庭内外:江畔和“枫”》,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司法建议靶向发力。克服就案办案思维,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以个案为切入点扩大司法效应,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向有关单位制发司法建议书4份,落实法治建设要“抓前端、治未病”相关要求,促进社会治理。如就军用光缆保护问题向乡镇政府发出建议,促成相关整改,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国防设施的良好局面。
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优化拓展“法院院长+”生态保护圈,加强与林长制、河湖长制的衔接合作。完善龙感湖环境资源法庭职能,深入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在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秉持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对受损生态进行补救。6月5日,同鄂赣湘皖四省十余家法院签署《长江中下游沿江基层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发布倡议书和典型案例,推动形成长江流域司法保护“一盘棋”格局。
下一步,黄梅法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司法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落脚点,不断提升司法服务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进黄梅法院工作现代化,为建设湖北东向开放和跨江合作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