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鄢法官了,没想到拖了四年多的钱终于追回来了!”近日,申请执行人冉某将一面写有“执法如山扶正义,办案廉明为人民”的锦旗送到黄梅法院执行局,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起拖延四年多的返还财产纠纷案圆满执结的故事。时间回溯至2020年,冉某与张某因一起未能履行的装饰工程合作产生纠纷。冉某向张某支付了8万元合作筹备款,在合作取消后,该笔款项却迟迟未能收回。经法院判决,张某需返还该款项。但判决生效后,张某却始终拒不履行,案件在执行阶段因张某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本结案。
案件恢复执行后,由执行法官鄢学斌接手办理。深知申请执行人冉某多年来的焦急与期盼,鄢法官迅速投入工作。他第一时间调阅了案件卷宗,仔细梳理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对被执行人张某的基本情况、财产线索进行全面查控。
执行法官多次电话联系张某,张某要么不接电话,要么接了电话就以自己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推脱。执行法官还尝试通过张某的亲戚朋友传话,告知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严重后果。
7月7日,经过鄢法官的多次沟通和劝说,张某终于同意到法院与申请执行人冉某协商执行事宜。协调现场,冉某情绪有些激动,他诉说着自己四年多来的不容易,要求张某立即还钱。而张某依旧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解释自己确实没钱,希望冉某再宽限一段时间。
法官耐心做着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向张某解读了相关法律规定,告诉其如果继续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但张某始终不为所动,协商最终无果。为了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法律威严,执行法官当机立断,决定对张某采取拘留措施,并迅速办理了相关的拘留手续。
在被拘留的第二天,张某在拘留所里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深刻体会到了法律权威,并写下悔过书。张某与自己的儿子儿媳取得联系,让其尽快筹齐款项。当天下午,张某的儿子儿媳就将8万元案款全部交到了法院。
拿到执行款的冉某激动不已:“说实话,这笔钱我都要放弃了,没想到法院帮我解决了问题!这面锦旗代表我的心意,感谢法院为我主持公道,感谢法官们的辛苦付出和不懈努力!”在冉某的致谢声中,这起拖延四年多的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司法拘留是法律赋予法院的一项重要强制措施,目的是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形成有效震慑,维护生效裁判的严肃性。本案中,对张某采取拘留措施,并非目的,而是促使其履行法律义务、认识错误的手段。最终张某能够迷途知返、主动履行,达到了‘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面锦旗,既是申请执行人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也鞭策着我们继续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各项强制措施,坚决向‘执行难’亮剑,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案件执行法官鄢学斌说道。
黄梅法院将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将法律的刚性与执行的韧性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强制措施,全力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