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起纠纷,黄梅法院倾心调解化“争”为“和”

2024-08-22 10:57
来源: 大河法庭
    浏览: 1391

“感谢法官耐心倾心调解,解决了我们家的烦心事,维护了我们家庭和谐,已故的父亲也能安心了!”近日,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的当事人将一面印有“依法调解促和谐,倾心为民暖人心”的锦旗送到黄梅法院大河法庭并致以谢意。

bf3d4cde9802eed454d272186e67b9d.png

2023年1月,被继承人吴某因病去世,留有养老金、公积金等存款20余万元,该笔款项由吴某的妻子徐某保管。吴某的父母认为儿子的存款被儿媳霸占,且吴某的子女均已成年,对母亲徐某也颇有微词,曾经温馨和睦的家庭现争吵不断。因遗产分配意见不一,吴某的父母、子女便将徐某诉至法院。

黄梅法院大河法庭受理该案后,认真查阅案卷,及时联系当事人了解详细案情。考虑到吴某的父母均年近80,吴某的儿子系精神与肢体双重残疾,20余万元的存款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家庭的困难,但如果一家人因20余万元闹得亲人离心、反目成仇,很可能会导致亲情不在、家庭破裂,承办法官遂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联合当地司法所对该案展开庭前调解。

调解中,原、被告双方各诉苦衷,各说各有理,意见分歧较大,承办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以亲情为突破口,将“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一方面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另一方面向当事人释法析理,结合法律法规,阐明遗产分配原则。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均同意按照公平和照顾弱者的原则分配遗产,并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

分配的是遗产,斩不断的是亲情。在解开双方心结后,原告方向法院申请撤回了起诉,既成功化解了纠纷,也让受损的亲情得以弥合。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事纠纷的审理不仅关系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和家庭稳定,更是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道德规范的维护。近年来,黄梅法院对家事纠纷秉持“以调促和、情感修复”的理念,充分运用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着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