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上“云端”,解纷千里优营商

2024-11-20 16:25
来源: 孔垄法庭
    浏览: 845

没想到我们人在深圳案子就调解成功,既减轻了我们的诉讼负担,又加速了资金回笼,真正实现了双赢。孔垄法庭的法官真是帮了我们银行大忙了!”近日,黄梅法院孔垄法庭巧借微信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成功将一起双方当事人相隔千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化解在诉前,既为原告深圳某银行挽回了损失,也为被告企业争取了“喘息之机”,为其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1年8月,黄梅棉业公司在线上与深圳某银行签订了借款额度合同,双方达成额度借款意向。合同签订后,深圳某银行如约向黄梅棉业公司下发了贷款44万元。然而借款到期后,黄梅棉业公司没有按时履行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义务。经多次催讨未果,深圳某银行遂通过网络诉讼方式向黄梅法院孔垄法庭提起诉讼。

在收到深圳某银行的诉讼申请后,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均为企业,为尽可能降低诉讼对双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承办法官及时与双方公司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案件事实经过。

在电话沟通中,被告黄梅棉业公司释明自己并非恶意拖欠贷款,主要是受经济形势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境,无法一次性清偿拖欠原告的贷款;原告深圳某银行也就银行资金回笼困难向承办法官倒起了苦水。

“这笔钱我肯定会还,欠钱不还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征信,我们是做长久生意的,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只是现在真的没法一下拿出那么多钱,恳请法官帮忙从中协调!”被告积极配合的态度,让承办法官看到了案件调解成功的希望。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原、被告双方分歧不大,为减轻双方诉累,让双方企业尽快“轻装上阵”谋发展,承办法官适时提出了诉前调解的建议,并结合原、被告相隔千里的实际情况,组织双方“云端”开展线上调解。

在承办法官的组织下,原、被告双方在微信群内“相见”,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各自想法和诉求。考虑到黄梅棉业公司的履行能力和双方合作基础,深圳某银行同意作出让步,减免贷款的利息和罚息,黄梅棉业公司也当场支付了6万元款项,双方就下欠贷款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帮我们减轻了负担,现在贷款的利息、罚息减免了,只用还本金,我会想办法尽快把这笔钱还上,不辜负你们一番辛苦调解!”在线上签署调解协议后,黄梅棉业公司再次向承办法官致以谢意。

近年来,因拖欠银行贷款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见,黄梅法院面对金融借款纠纷逐年递增的趋势,始终秉持“小案不小办”“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调解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及时定分止争、减轻诉累的同时,努力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