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体谅我们民营企业的难处,我们一定及时偿还欠款……”近日,当事人张某、翁某在诉前调解中心向黄梅法院城关法庭表示诚挚谢意。
事情还要从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说起。2021年3月,因公司周转经营需要,张某与妻子翁某向黄梅某银行借款8万元,由女儿提供担保。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借款到期后,经银行多次催收,张某、翁某均未按照约定还款。黄梅某银行遂诉至法院,要求张某、翁某偿还欠款本息,其女儿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收到诉状后,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城关法庭遂引导双方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处理纠纷。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城关法庭特委派资深调解员老唐负责案件调解工作。作为一名从庭长岗位转岗的法官助理,唐永学有着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20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处理涉金融类纠纷时有条不紊、得心应手,被当事人亲切地称呼为“老唐”。
“老唐,我们真不是故意不还钱,着实是因为家中发生变故,女儿又刚毕业,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在诉前调解中心调解室,当事人张某、翁某向老唐敞开了心扉。而黄梅某银行因自身发展需要,急需资金回笼。调解中,银行要求张某、翁某立即还款,否则要求法院尽快判决执行。
“还钱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张某一家陷入绝境,其企业无法正常运营,这笔钱也很难偿还到位。”眼看调解陷入僵局,老唐打起了圆场,“双方各退一步,银行延长一下还款时间,张某先偿还部分欠款,就下欠款进行分期支付,并约定还款日期,再由法院出具诉前调书文号的民事调解书,如张某未如约履行,银行可凭调解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同意,现在就可以签订协议!”在老唐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该案得以案结事了。
“多亏了法院的诉前调解,省时又省心。不然我们后面还有15起案子要走诉讼程序,那真是吃不消。”在拿到盖有黄梅法院公章的民事调解书后,黄梅某银行负责人发自肺腑地说道。
自6月23日入驻县综治中心办公以来,黄梅法院城关法庭依托诉前调解中心,强化与工会、商会、社会团体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处理金融领域纷繁复杂的各类纠纷,实现金融纠纷归口处理,着力让金融纠纷公正高效化解。截至目前,城关法庭共受理诉前调解金融案件16件,调解成功7件,平均审理天数为0.94天。
“我们受理最多的民商事案件就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等,很多看似很小的案件,却直接关系着金融秩序规范和金融风险防范。维护金融秩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任重道远。”城关法庭庭长梅景宏介绍道。
既应运而生,便慎笃而行。后续,黄梅法院城关法庭将不断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有效机制,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奋力打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黄梅样本”,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途径!